糖心TV官网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新闻中心

山海递暖书韵长、初心接力育新苗

日期: 2025-09-23 17:00:48  汪克莉     来源: 深圳市老年人协会通讯员

 

9 19 日上午 9 时,福建南平松溪县旧县中心小学操场上,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与志愿者的红马甲在晨光中交相辉映。随着 “阳光书屋” 捐建暨 “圆梦助学” 捐赠仪式正式启动,深圳市义工联直属赛会展会组40余名志愿者跨越千里的爱心奔赴,在这一刻凝聚成最动人的教育暖流。这是团队13年助学路上的第五个省,公益慰问活动开展上百场、近千名受助学子的成长档案里,又添上了闽北山区的鲜活一笔。  千里驰援:红马甲的履约之路 “再检查一遍物资数量,别遗漏了918日在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物资仓库内,赛会展会组大组长、党总支书记、玫瑰工坊基金负责人汪克莉正在认真核对清单。作为此次行动的负责人,她身后40余名志愿者正有序打包物资(除实木书柜电视机、电脑、打印机球桌已经提前发货)5860 册课外读物智力拼图等益智用品书包、文具套装体育用品都被精心分类装箱,这价值 192908 元的物资,是团队历时一个月募捐筹得的 “教育礼包”。  91818时整志愿者们有序登上大巴,装满物资的大巴缓缓启动。&濒诲辩耻辞;明天早上 9点前到学校,免得孩子们失望。这是我们和孩子们的约定” 汪克莉话音刚落不久,车厢里便响起轻鼾声 —— 连续一个月的筹备大家疲惫不堪。凌晨2-5大巴禁行大家加油站休息,5大巴驶过闽粤交界,窗外泛起鱼肚白,志愿者们纷纷整理红马甲褶皱,青年志愿者拿出小镜子反复练习微笑:“要让孩子们看到最精神的我们。” 仪式启幕:红领巾与爱心的相遇 上午 9 时,伴随着孩子们的掌声,仪式正式开始。“请允许我介绍主席台嘉宾!” 主持人话音刚落,全场目光聚焦主席台:深圳市义工联直属赛会展会大组长、党总支书记、玫瑰工坊基金负责人汪克莉,本次五万元助学金捐款方 —— 深圳市易中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招亮,松溪县旧县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黄华,松溪县教育局二级主任科研员陈建中,旧县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周建全,五位嘉宾的身影承载着政企校三方的期待。  当5名少先队员代表捧着红领巾走上台,汪克莉率先弯腰配合佩戴,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掌心时,她连日的疲惫瞬间消散。“这是最珍贵的荣誉。” 她轻声对身边的季招亮说。季招亮不住点头 —— 作为连续 8 年参与助学的公司代表,他见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,却依旧被这份纯粹打动。敬献完毕,全场掌声雷动,红领巾在晨光中飘扬,成为爱心与敬意的最佳见证。 流程推进:爱心在发言中升温 “我校曾长期面临课外读物不足、硬件设备短缺的困境,是深圳的爱心团队送来希望!” 首先发言的周建全校长声音哽咽,他代表全校师生细数帮扶清单:阳光书屋、体育用品、学习礼品,还有专门帮扶困境学子的 5 万元助学金,“每一份物资都暖到了我们心坎里”。 随后,汪克莉接过话筒,将团队13年的助学初心娓娓道来:&濒诲辩耻辞;从 2011 年第一次扛书进井冈山,到如今已在五省落地阳光书屋几十所,我们始终坚信,一本书能点亮一个梦想。接着她手持 &濒诲辩耻辞;捐赠物资总金额 192908 元” 牌匾走向周建全,双手递出的瞬间,相机快门声定格下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。  “易中电子会把助学纳入常态化项目!” 季招亮的发言掷地有声,他承诺助学金将精准落到困境孩子手上,“明年我还要来听孩子们的读书声”。随后,他将 “助学金 5 万元” 牌匾交至周建全手中,交接的瞬间,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。 “谢谢叔叔阿姨,我要在阳光书屋读遍好书,以后做个好人,向叔叔阿姨学习,我也要做一位光荣的志愿者!” 学生代表刘瑾萱捧着新书包发言,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。现场嘉宾与志愿者们眼眶泛红,汪克莉悄悄掏出纸巾擦拭眼角 —— 这正是她 13 年来坚守的意义。 黄华乡长、陈建中主任与周建全校长共同将镌刻感恩话语的牌匾递到汪克莉、季招亮手中。“关爱困难学子助力乡村振兴” 的字样在阳光下闪耀,成为爱心双向奔赴的见证。 最后,黄华乡长的发言为仪式注入地方力量:“乡党委将全力保障阳光书屋运营,让深圳爱心在松溪生根结果!” 书韵延续:从仪式到长效陪伴 仪式结束后,嘉宾与志愿者们移步阳光书屋。汪克莉与周建全校长共同揭开“阳光书屋” 牌匾,红绸落下的瞬间,孩子们欢呼着冲进书屋,迫不及待地翻开新书。“这是《昆虫记》,我找了好久!” 汪克莉和孩子们亲切交谈:“这不是终点,是起点,孩子们以后有困难有想和汪奶奶说的话可随时和奶奶联系。”   初心回响:红马甲的返程与新程 夕阳西下,志愿者们踏上返程。车厢里,大家翻看手机里的照片:孩子们捧着新书的笑脸、与嘉宾的合影、阳光书屋的牌匾……13 了!汪克莉的感慨引发共鸣。 作为随行通讯员,我望着窗外渐暗的山景,忽然读懂了团队常说的“志愿精神”—— 是 40余人通宵赶路的坚守,是 192908 元物资的精准对接,是 13 年从未间断的接力,更是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的温暖传递。当深圳的红马甲与闽北的红领巾相遇,跨越山海的不仅是物资,更是教育的希望、文明的力量,这正是深圳 “志愿者之城” 最动人的底色。9c923a43a1cddd78614f8fd6c8a1d775.jpg51d36d1592cec65873cf71e680f3bbe8.jpg6bf7675c42f5534952a6e9de476f2233.jpg3d8ab04f7b98fed00155c4ad89420754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