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趣拾光—2025“候鸟驿站”关爱来深建设者子女活动 美术活动圆满落幕
日期: 2025-08-05 14:48:16
来源:
当陌生的城市里响起传统技艺的细碎声响,当小小的指尖触碰到千年文化的温度,一场专为从外地飞来深圳找父母的&濒诲辩耻辞;候鸟&谤诲辩耻辞;们而开展的非遗传承课程热热闹闹地在坪西党群服条中心204室圆满完成,在这六天里,孩子们用童心解锁编织的暖、簪花的巧、油纸伞的韵、拓印的趣.......感受着原来传统手艺可以这样生动,原来异乡也能藏着归属感。
竹编小趣:和竹篾做朋友,编一把专属的扇子,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丝丝清凉。
簪花巧作:认识绒花、缠花的材料,学用扭扭棒制作成漂亮的百合花、郁金香,一朵朵永不凋谢的花在孩子们稚嫩的双手中出来,别在发间的不只是簪子,更是自己亲手留住的夏天,看着一顶顶精美的簪花,同学们说:我来深圳终于有礼物送给妈妈了!
拓印寻古:用一张纸、一块墨,将老纹样拓印成新作品。当斑驳的图案在笔下显形,仿佛听见时光在轻轻说话。
油纸伞画梦:竹骨为架,撑起一片匠心,当十几根伞骨在伞柄处巧妙聚合,撑开时便撑起一个圆满的弧度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这弧度里,有古人&濒诲辩耻辞;天圆地方&谤诲辩耻辞;的哲思,也有孩子们对&濒诲辩耻辞;撑起一片小天地&谤诲辩耻辞;的期待。每一道竹骨的弯折、每一处接口的固定,都是对耐心的考验。
每节课都藏着故事:簪花曾是古人的日常诗意,竹编里有父辈劳作的影子,油纸伞盛过江南的雨……孩子们在穿线、拓印、调色的过程中,既能练出细腻的心思,更能在异乡的课堂里,和新朋友一起笑、一起试错、一起完成作品。
短暂的6节课,让小手握住传承的接力棒,让异乡的日子里,多一份“我也会做非遗”的骄傲。我们一起约定好:明年的暑假再来坪西学本领!
相关新闻: